首页 >> 房地产新闻 >>房地产资讯 >> 潘功胜在 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提出多举措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详细内容

潘功胜在 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提出多举措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时间:2024-12-02        阅读

潘功胜在 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提出多举措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12 月 2 日,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年会聚焦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这一关键主题,吸引了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部委、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 500 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金融发展新路径。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开幕论坛并发表重要致辞,为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与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潘功胜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守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积极作为,数次对货币政策进行精准调整。尤其是自 9 月下旬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央行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以赴推动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 2025 年,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在具体操作上,央行将充分发挥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的力度,旨在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通过精准施策,切实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综合融资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方面,央行将重点发力,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在科技创新领域,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升级;在绿色金融方面,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低碳产业,促进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针对消费金融,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央行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在房地产市场方面,通过优化金融政策,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资本市场,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市场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外,央行还将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与传导机制,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潘功胜透露,央行将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把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纳入狭义货币(M1)统计范畴,并进一步加强对广义货币(M2)等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流动性的监测分析,为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易纲在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与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历经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斐然,已成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收益率曲线也日趋成熟。当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愈发顺畅,利率在宏观经济运行调节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导、以利率为核心,辅之以结构性货币政策量化指导的货币政策框架,为央行履行稳定货币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使命筑牢了坚实根基,有力地应对了来自内外部的诸多冲击。

本次年会的召开,正值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潘功胜行长的讲话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