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城发力!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工作提速时间:2025-02-11 15 城发力!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工作提速自 2024 年自然资源部明确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细则以来,各地积极响应。截至 2 月 11 日,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广州、珠海、中山、东莞等在内的 15 个城市已发布运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公告,一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行动正在加速推进。 2024 年,中央部委多次释放加强盘活闲置用地的信号。“9・26” 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10 月,财政部明确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11 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为地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12 月,国办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政策边界。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地方政府迅速行动。 此次发布公告的 15 个城市中,广东省占据多数。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全面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省份,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从公告内容来看,涉及土地总数量超过 160 宗,土地使用面积超过 680 万平方米,拟收购价格合计达 353.7 亿元。其中,惠州拟收购价格超过 120 亿元,珠海拟收购价格 66.5 亿元。除广东省外,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于近日发布公告,面向特定区域征集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对房地产市场及相关领域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从房地产市场角度看,有助于减少市场存量土地规模,改善土地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长期以来,部分房企因资金问题或战略调整,持有大量闲置土地,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通过专项债收购,可将这些闲置土地重新纳入市场流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举措能增加资金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一些陷入困境的房企,可以通过出售闲置土地回笼资金,将更多资源集中于保交房等核心任务,促进市场信心的恢复。同时,这也为企业调整土储结构提供了契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重新规划业务布局。 从城市发展层面出发,收储后的土地可进行统一规划与开发,形成 “净地”“优地”。一方面,能够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为实体经济发展腾出空间,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 15 个城市的行动,拉开了 2025 年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工作的序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和城市加入这一行列,通过专项债的合理运用,推动存量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和城市的高质量建设注入新动力。后续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进展及成效,值得持续关注。 |